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规划 - 事业规划 - 正文

乘势而上 强身健体 为实现我校“十一五”发展目标开好局

作者: 发布:2008-04-07 点击量:

----2006年3月25日在长江大学第一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校长 张昌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长江大学200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长江大学2003年组建以来,按照“平稳起步、快速推进、缩短磨合、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方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办学实践,促进融合发展,努力创新求强,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完成了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一步,办学实力和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十一五”的头一年,我们应按照学校党委的号召,乘势而上,强身健体,扎实工作,为实现我校“十一五”发展目标开好局。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一、学校组建以来的发展状况及2005年工作的回顾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在大众化时期保持稳定;师资队伍素质整体增强,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管理平台基本建立,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现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示范中心。博士点从零增加到3个,硕士点由20个增加到46个,本科专业由67个发展到80个,涵盖了除哲学、军事科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校本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043人,比合校时增长27.5%。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到701人,比合校时增长96.9%,还有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1044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37342人,比合校时增长26.7%。独立学院在校学生达到6356人,成人教育在册学生近40000人。全校现有专任教师160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760人,占47%,部分学科达到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07人,占44%,许多优势学科超过了60%。新增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976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1.97亿元,2005年科研经费比2003年增长129%;有4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09篇,其中264篇被SCI、EI、ISTP收录。初步形成了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试行院系、机关目标管理,全校形成了奋勇争先的局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循序渐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明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近三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3.57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到10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486万元。图书馆藏书240万册。

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我校以“申博工程”为重点,以实施院系、机关目标管理为抓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期目标。

在学科建设方面,全力以赴“争权夺点”,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层次的新跨越、硕士点布局的明显改善。新获批“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全年引进教师154人,其中,博士和教授13人,使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增长了近7个百分点。

在教学工作方面,新增4个本科专业,1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品牌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8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第一,全省高校第四。在2005级部分学生中试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的改革,运行平稳,进展顺利。

[FS:PAGE]在科研工作方面,2005年新增的科研合同经费达到8023万元,较2004年增长了23%,其中纵向项目到款1351万元;1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成果5项,经费规模、项目层次、成果水平均创近年新高,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成功召开了第五次校企合作会议,扩大了学校影响,密切了与石油企业的合作。

在后勤保障方面,完成了东校区13号教学楼的施工建设,确保工程按期投入使用;顺利完成了南校区音乐厅装修工程,保证了艺术专业的教学需要。后勤集团强化效益意识,通过增收节支,运行经费比2004年下降了15.6%。

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支部联系班级、党员干部联系学生,收到较好成效。广泛开展“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的谈心活动,实施“1+1育才行动”,深受学生欢迎。

各位代表,长江大学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伴随风风雨雨茁壮成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校友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和以学校为荣、刻苦攻读的学子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在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学科融合交叉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尚未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新办专业数量多、建设任务重;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代表水平的标志性研究项目和成果不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的良好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缺乏杰出的学科带头人;校区分散、校园和校舍面积紧张,办学经费不足,学科发展支撑条件薄弱;管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十一五”时期,是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学校“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措施。需要说明的是,本规划纲要只明确了学校发展、建设的基本思路,后续的专项规划还要进一步细化目标和任务,与之配套。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注重内涵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拓展海外,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100强的目标。为此,必须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2003—2005年):重组资源,融合发展,构建综合性大学雏形。

第二步(2006—2010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综合实力稳居省属高校前三强。

第三步(2011—2025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100强。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走好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确保学校综合实力稳居省属高校前三强,努力实现“三个提高”、上好“三个台阶”。

第一,学科水平大幅提高。到2010年,博士点达到10个左右,争取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达到80个左右,力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取得突破。

第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到2010年,校本部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35000--38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发展到3000人左右,普通本科生稳定在32000--35000人;独立学院在校生达到12000--15000人。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明显增强,本科毕业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年度就业率均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

第三,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办学功能充分发挥,创收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成本控制合理,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增收节支措施,确保事业快速发展,实现职工收入逐步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上新的台阶。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10年,教师总量达到2250人左右,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0%以上,教授、副教授达到专任教师的5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25%左右。

第五,科研项目层次、规模、成果水平上新的台阶。“十一五”期间,学校被SCI、EI、ISTP、SSCI收录的论文数达到1000篇左右,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0项左右,争取国家级成果奖2-3项;科研经费逐年递增,2010年达到1.5亿元。

第六,校园建设上新的台阶。校容校貌显著改观,到2010年,校本部实现一校区办学;建成数字化校园,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立足荆州办大学,开设武汉基地,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为了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特提出如下措施。

[FS:PAGE]1、继续强化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科水平

根据建设8大学科群的构想,强化优势学科,壮大通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生态环境。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按学科群建设基础平台,真正形成理工交融、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氛围。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加大对博士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推行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力争使石油类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水平或具有显著的特色与优势,成为代表学校水平的标志。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根据学校校园、教学资源分布状况和现代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组建一年级教学部,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培养,强化基础教学和养成教育;大力推进形式多样的合作教育,创建“大学生科研创新基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建立以院系为主的就业指导机制,完善学生就业指导系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努力办好文理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

3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坚持稳定、引进、培养、使用并举,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五年内引进400名左右的中青年人才,培养或引进一批引领学科发展的拔尖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合理控制各类人员的比例。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条件,盘活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尊重教师学术个性,发挥教师特长,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4加快校园规划建设,改善办学基本条件

重点扩建东校区,完善和利用好其它校区,逐步实现校本部集中办学。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尽快组织建设一年级教学区,力争在2008年前完成东校区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的一期改造扩建工程,2010年前基本建成具有时代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优美校园。改善图书、档案的馆舍条件,增加图书文献资源;建设数字长大。

5、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承揽国家基金项目、重大攻关项目等高级别课题的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力争在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科技产出效率,争取发表更多的高水平论文,在获国家级奖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提高学校对石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科技贡献率。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和校名无形资源,实施形式多样的共建工程,争取更多的办学支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化程度,努力扩大留学生规模。

6、深化校内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经济效益;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具有长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和离退休人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为学校发展服务。加强财源建设,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确保事业发展需要。

三、200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学校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年初,学校党委和行政专门印发了《长江大学2006年工作要点》,强调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1、精心绘制发展蓝图,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要认真制定《长江大学200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长江大学学科建设规划》、《长江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长江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加快东校区征地、规划和建设进程,抓紧西校区、城中校区拟建项目的施工建设,确保校区功能调整的顺利进行。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立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评建工作方案,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大对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实现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保良创优”的目标。

3、注重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做好学科调研,凝炼发展方向,落实建设资金,构建学科平台。理顺科技产业管理体制,组建科技产业集团。做好拟增列博士、硕士点的立项建设,开展博士、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教育创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确保2006年引进博士和正高职称教师13人以上,硕士和副教授130人。实施学术带头人制度和教学名师制度,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稳定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专家学者的互访和交流。

5、强化基础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工作制度建设,促进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强化后勤经营、服务意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经济效益。完善奖酬金分配方案,发挥分配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6、加强教育、管理与服务,促进学生工作上新台阶。进一步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助学贷款工作,继续开展谈心活动和“1+1”育才行动。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7、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继续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落实整改措施,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健全安全预警机制,维护校园安定和谐。

学校提出2006年的主要目标是:应届本科毕业生CET-4通过率超过62%,考研录取率超过7%;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学费收缴率达到90%;确保科研合同经费达到9000万元以上,力争突破1亿元,到帐经费达到700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经费超过1200万元;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5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数超过100篇。对2006年院系发展的目标,大学发展研究院将作院系目标管理指标说明,希望大家广泛讨论,达成共识。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校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我们要发扬母亲河广纳百川、百折不回、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发图强,为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

上一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学习资料

下一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学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学院地址:长江大学东校区六号教学楼五楼

  • 电  话:0716—8060058

  • 邮  编:434023

版权所有©长江大学发展规划处/“双一流 ”建设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